Search

  • Share this:

https://talk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3245507

要講農業史的第一把交椅,就不能不說鬼王了。

李登輝在農業上貢獻,除了常提到的廢除肥料換穀制度,還有一個就是推動經濟作物的種植,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。

從一些農業相關的歷史資料不難看出,過去對於農業生產者的確有所不公,但從1972蔣經國上任之後,那些措施漸漸消失,反而政策上變成保護式以補貼農民的模式為主,也漸漸出現了肥料補貼、公糧收購補貼、老農津貼等每年要花掉將近700億的補貼。

老農津貼當初推動的背景,就是還有許多農民是經過那一段肥料換穀的歷史,所以給他們補貼,去彌補當年它們辛苦。

而過去曾經歷過那段的人,如今都已經走的差不多了,而根本沒經歷過那段的人,卻可以享受那已經變調越來越多的福利,這才是該改革的部分,但很可惜的現在的執政者不只不敢碰,還一直加碼,導致農業社福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專長為油品精煉、肥料、農產運銷實務、GAP輔導、食品研發等。接任何與上列主題相關的寫作與演講及通告,意者可以私訊。
這是一個介紹食品安全、油脂、農業的粉絲團 業配請聯絡[email protected] 或直接於粉絲團傳訊,謝謝。
View all posts